揭秘:馬斯克與OpenAI的恩怨始末

科技圈“頂流明星”OpenAI與馬斯克的“分手”并不體面。
換句話說,這也是OpenAI CEO奧特曼(Sam Altman)和馬斯克的分手,不得不承認這兩個會影響世界科技史發展的人物,隨便一個郵件都能激起硅谷一陣騷動。
糾糾纏纏快10年,OpenAI和馬斯克的每一步都備受矚目。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奧特曼與馬斯克,他們過去的恩怨情仇。
兩個理想主義的初心
2014年奧特曼Sam Altamn接手YCombinator掌門人,發覺AI的潛力,未來可能成為難以控制的威脅,而未來世界AI的領導權不應該落在像Google、Facebook、微軟一樣的巨頭手上。
濃厚的創業氛圍熏陶下,2015年他自掏腰包籌備創立OpenAI。
差不多同一階段,馬斯克注意到OpenAI,他建議Sam在面臨類似Google、微軟這樣的巨頭,至少募資1億美元,才能抗衡。
馬斯克那會也一直擔心,若AI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會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
因此,他希望通過OpenAI的成立,開源開發AGI(通用人工智能),并確保技術能夠造福全人類,而非被少數大公司壟斷。
同年,馬斯克與奧特曼在一次晚餐中達成了共識,他們要共同創建一個非營利組織-也就是OpenAI,來解決人工智能帶來的潛在威脅。
說干就干,搞AI初創期,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才。
當時還在“蜜月期”OpenAI和馬斯克,在Sam提出高價薪酬吸引人才時,馬斯克給予了全力支持,早期OpenAI團隊除了年薪約30萬美元年薪以外,還能獲得SpaceX股份。
現實、沖突與不滿
這份理想主義的計劃在初期得到了熱烈響應。
OpenAI吸引了一批頂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包括谷歌的Ilya Sutskever(時任Google Brain 團隊科學家,也是 AlphaGo 和 TensorFlow 的共同發明者之一)、Stripe的Greg Brockman(2021年Stripe的估值就已達95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三、美國第一大估值初創公司)等。
盡管薪資遠不及谷歌、Facebook(Meta)等公司,但OpenAI為員工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研究環境,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先鋒。
然而,理想的初衷很快遭遇現實的沖擊。
受限于資金等因素,OpenAI的發展不如預期順利,始終被谷歌的DeepMind按在地板上。
2016年因為買不起昂貴的芯片,奧特曼找到了微軟,提出用1000萬美元換取相當于6000萬美元的算力資源。
經過一番談判,微軟最終決定出資5000萬美元。
同時微軟的云服務平臺Azure為OpenAI提供一個大規模實驗的環境,提供配備了InfiniBand互連的K80GPU,用于優化深度學習的訓練過程。
實際上,在奧特曼與微軟交涉過程中,馬斯克已經開始不滿,表達過這是“惡心”的交易。他認為這筆交易是標志著OpenAI開始向閉源商業化道路偏離的第一步。
2017年,OpenAI Five在《Dota2》之戰中一舉成名,開始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彼時,盡管有間隙,但基于對AGI的共同期望,倆人都還在粉飾太平。
背離中決裂:馬斯克的怒火
2018年是艱難的一年,也是倆人關系直轉急下的一年。
這一年,谷歌還在吊打OpenAI。
這一年,馬斯克正面臨特斯拉量產壓力。
雙方低氣壓一觸即發。
過程中,馬斯克判斷OpenAI落后谷歌,雙面承壓的馬斯克,脾氣火爆。
OpenAI面臨資金瓶頸,遲遲拿不出新產品,馬斯克對OpenAI領導層提出了愈發嚴厲的批評,認為組織未能迅速產生實質性成果,且在資金調度與方向上存在嚴重偏差。
馬斯克甚至提出想要吸收OpenAI并入特斯拉,由他親任CEO。
而奧特曼和其他創始人毫不猶豫否決了他的提議。
似乎也是在這個階段,OpenAI已經有跡象轉型為一個有限利潤實體(OpenAI LP),而非繼續依賴非營利模式。
馬斯克對此強烈反對,他認為OpenAI已偏離了最初的使命,逐漸成為微軟等大公司利益的附庸。
隨即他被董事會踢出局,盡管他仍承諾提供資金支持,但這段關系的裂痕已經難以修復。
2019年3月,OpenAI正式宣布從“非盈利(non-profit)”性質過度到“有限盈利 (capped for profit)”,利潤上限為任何投資的100倍(創立了 OpenAI LP 公司)。
同年,微軟向OpenAI投資10億美金,獲得OpenAI技術的商業化授權。
從此,OpenAI的一些技術出現在微軟產品和業務上。
彼時,馬斯克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逐漸從支持OpenAI到徹底否定其發展路徑,最終導致了馬斯克與OpenAI的正式決裂。
2020年,OpenAI推出GPT-3,一個革命性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標志著OpenAI在大模型研發上邁出了重要步伐。
當時GPT-3被眾多知名媒體稱為是最先進的語言模型,引起了整個科技行業的關注。
6月,OpenAI正式發布第一個商業化產品——OpenAI API。
OpenAI團隊解釋,他們認為開發商業產品是確保有足夠的資金取得成功的方法之一,希望API能讓小型企業和組織更容易獲得強大的AI系統;其次,OpenAI能夠通過限制已批準客戶和用例的訪問來更好地防止AI濫用。
9月,微軟獲得GPT-3獨家許可,其他公司仍能夠通過Azure托管的API訪問該模型,但只有微軟才能訪問GPT-3的代碼和底層進展。
ChatGPT高調出場,“引爆”馬斯克
時間來到2022年底,硅谷大模型領域的競爭已異常激烈。
這時,奧特曼臨時想出來要做一個LLM Chatbot,也就是今天的ChatGPT。
據說團隊在幾周之內就完成了這個對話模型,且完全沒有預料到,不到72小時,ChatGPT已經被三百萬人使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這可是當年Facebook(meta)用了10個月才達到的里程碑。
ChatGPT的高調崛起,讓這個原本低調的組織迅速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然而,馬斯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OpenAI沒有履行最初承諾,特別是在“開源”方面。
他在社交媒體上多次公開批評OpenAI,指責其偏離了最初的非營利和開源承諾,變成了一家追求商業利潤的公司。
2023年,OpenAI憑借ChatGPT4首秀成功,進一步鞏固了其行業領先者地位。據Similarweb消息,截至2024年10月,ChatGPT的月訪問量已經突破31億次。
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馬斯克此時似有“怒氣沖天”的情緒。
不知道是失去了OpenAI的控制權之后發現OpenAI發展的越來越好,心有不甘;還是的確心痛于OpenAI成為微軟的附庸,失去了初心。
馬斯克公開表示,OpenAI已經不再是他曾經捐資和支持的組織,而是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
不知道是不是失去了OpenAI的控制權,馬斯克在同年7月建立了他自己的大模型公司-xAI。
此后,馬斯克和OpenAI的關系愈發惡化。
對簿公堂:權利游戲愈演愈烈
2024年2月29日,馬斯克在舊金山通過一紙訴狀起訴OpenAI與奧特曼,控告其背離最初的承諾,并要求賠償損失。
訴狀中提到,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馬斯克向OpenAI捐贈了超過4400萬美元。同時,他還通過Musk Industries公司為OpenAI在舊金山的辦公室支付租金。
此外,馬斯克還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幫助OpenAI招募頂尖人才。
而OpenAI卻背棄了他們當初“關注AI風險,確保AI技術的發展能夠惠及全人類”的共同愿景,轉向商業方向。
馬斯克還指出,OpenAI與微軟的合作使得OpenAI變成了一個“封閉源代碼的事實上的子公司”,專注于最大化利潤,與OpenAI最初的使命相違背。
OpenAI隨后不久發表了一篇博客文章回應了他的指控,并解釋到構建AGI所需的資源遠超他們的想象,需要構建一個營利實體來進行支撐。
OpenAI堅決反駁,指出馬斯克曾明確表示過,AI事業需要比1億美元更多的資金支持,然而他并未履行資金承諾,反而在退出董事會后中斷了資助。
并公布了奧特曼和馬斯克多年來的一些郵件往來。
其中一封電子郵件顯示,OpenAI聯合創始人之一、前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寫信給馬斯克:“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打造人工智能,開始不那么開放是有意義的。OpenAI中的開放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從人工智能建成后的成果中受益,但不分享科學是完全可以的(盡管出于招聘目的,分享一切絕對是正確的短期和中期策略)。”
馬斯克回復:是的。
2024年6月,馬斯克撤訴,同年8月再次提出新的訴訟,指控他“被欺騙”共同創辦了這家人工智能公司。
馬斯克還在X上公開表示:OpenAI應該改名為CloseAI。
OpenAI的高層在回應中提到,馬斯克的行為表明他并非真正理解和支持開源AI的理想,而更關注個人利益與控制。
關系一碎再碎,馬斯克宣戰
2024年9月26日,OpenAI突發“大地震”。
首先是OpenAI管理層核心團隊三人一同離職。
與此同時,“OpenAI考慮成為一家盈利公司,讓CEO奧特曼(Sam Altman)持有公司7%的股份”的消息再一次把其送上熱搜。
一系列劇烈變動,對于OpenAI和奧特曼來講,也是“剪不斷,理還亂”。
僅僅兩個月后,2024年11月,馬斯克在加利福尼亞州北區地方法院再次提起對OpenAI訴訟,新起訴書長達107頁,較原起訴書增加了20多頁。
雙方劍拔弩張,火藥味濃烈。這次,馬斯克微軟也加入被告,指控OpenAI和微軟存在壟斷行為。
馬斯克在訴訟中指控稱,OpenAI已從“一個免稅慈善機構轉變為一個價值1570億美元的營利性機構,讓市場陷入癱瘓”。
還聲稱微軟和 OpenAI利用壟斷來消滅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對手——包括馬斯克自己的公司xAI。
馬斯克同樣對OpenAI涉足軍事領域表達了他的憂慮。
他指出,OpenAI已經移除了原先限制“將AI技術應用于軍事開發的規定”,并且已經開始與美國國防部建立合作關系。
馬斯克警告說,OpenAI正在推進AI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這可能會引發“嚴重的風險”。
OpenAI則回應,馬斯克再次提出的投訴“毫無根據”。
在這場訴訟中,OpenAI堅持認為,盡管馬斯克曾激勵他們追求更高的目標,但他的退出和后來的攻擊行為,已經偏離了共同的目標。
而在今天,馬斯克的xAI突然爆出,即將在12月推出一款與OpenAI的ChatGPT類似的LLM Chatbot,直面產品宣戰。
一點思考
馬斯克與OpenAI的關系,從最初的“理想”到后來的“對抗”,堪稱一出復雜的商業與理念交織的戲劇。
馬斯克與奧特曼的聯袂演出,曾肩并肩,最初理想相攜到如今劍拔弩張,既充滿了商業角力,也雜糅著理想與現實的沖突。
是否在金錢、權力、使命、愿景的糾葛交錯中,理想主義和商業利益從來不可兼得?
隨著馬斯克與OpenAI的公開決裂,科技界這場懸而未決“恩怨情仇”也讓人陷入深思:人工智能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3-66198.html揭秘:馬斯克與OpenAI的恩怨始末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全國首個5G-A規模組網示范完成
《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
【圖解】《海淀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
兩部門印發《意見》 促進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
量子半導體器件實現拓撲趨膚效應 可用于制造微型高精度傳感器和放大器
催化組合將二氧化碳轉為碳納米纖維 有助抵消強效溫室氣體排放
關于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通知(自然資發〔2024〕9號)
關于印發《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京人社調發〔2018〕38號)
科技部辦公廳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關于公布第六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獲獎名單的通知
科技部2023年全國人大建議和全國政協提案辦理情況
緊急:便荔卡有額度怎么提取,近距離感受羊小咩秒到賬
新家伙:京東套白條的店鋪去哪里找(2025最新秒到提現介紹)
最新必讀:白條怎么套出來自己用-記住這幾個方法輕松提現
上海當面套京東白條支持線下當面秒,小白必學!
勤學不輟:羊小咩額度如何套出來,試試7個操作方法
知行合一:羊小咩額度怎么套出來,試試12種操作流程
牛角掛書: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出來,分享12種最實用的方法
風馳電掣:寧波奉化代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組合:分享羊小咩享花卡有額度怎么提現出來操作方法講解
安全防范:羊小咩最簡單TX方法?–?羊小咩怎么提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