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變臉OpenAI,模型價值之爭壓不住了?

微軟,一度是OpenAI最堅定的支持者。從2019年算起,微軟累計向OpenAI投了130多億美元。
但最近,這事的風向有了變化。
烏鴉君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來,微軟CEO納德拉和微軟AI部門CEO蘇萊曼在不同場合,都談到了對基礎模型價值的擔憂。
納德拉更是直言:
AI的網絡效應只存在于在應用層,因此沒有必要在單一模型上投太多錢。
如今,奧特曼仍然帶著OpenAI,向著AGI的目標狂奔,而微軟卻似乎泄了氣。作為全球估值最高模型公司的最大股東,微軟對模型的態度變化值得我們重視。
01 微軟:AGI不是未來,能落地的應用才是
今年10月,微軟AI部門老大蘇萊曼在第三屆IA峰會上發表了對模型發展的三個判斷:
第一,預訓練模型將被商品化。
第二,不認可AGI概念。在他看來,智能的定義應該是:在正確的時間使用正確的工具。簡單來說,不同場景用不同的模型,未來醫療、法律和金融等領域將會有專門的模型。
第三,模型真正的優勢在于微調,而影響微調的關鍵是數據反饋和高質量的人工團隊,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運營問題。
作為微軟AI部門的老大,蘇萊曼的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微軟的看法。就在不久前,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在一次訪談中,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模型層面會出現多個贏家,未來每個云廠商都會有很多模型,圍繞這些模型還會出現應用服務器。
第二,投資OpenAI,是因為其能幫助微軟建立先發優勢。但現在,建立這種優勢的難度越來越大。
第三,追逐模型能力終究會有上限。這個過程會受到經濟性的限制,即使跑出來了,別人也能迅速跟進模仿。AI的網絡效應只存在于在應用層,因此沒有必要在單一模型上投太多錢。
微軟認為,模型最終會變成一種通用基礎設施,逐漸走向標準化和同質化,一味追求模型領先性沒有太大意義,應用層落地才是最重要的。
反觀OpenAI采訪中透露出的信息,完全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02 OpenAI:技術領先是商業回報的基礎
12月6日,OpenAI研究科學家Noam Brown在一次專訪里,講了三個觀點:
第一,AGI肯定會實現。由于測試時間計算的突破,AGI實現的時間大大縮短了。
第二,未來我們只會擁有單一的模型,不僅擁有o1的深度推理能力,還有GPT-4那樣的快速響應能力。
第三,未來的模型擁有更強的自主性,能夠自行分解復雜問題并找到解決步驟。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為了克服現有模型的局限性而設計的工作將變得毫無意義。
今年11月,OpenAI CEO奧特曼在接受一次采訪中表示:
第一,通往AGI的道路現已清晰可見,AGI預計將在2025年到來。
第二,雖然模型會貶值,但投入性價比可觀。
第三,大模型不是互聯網邏輯,而是晶體管的邏輯。互聯網是低門檻,而AI不是。模型的規模效應就像晶體管的摩爾定律一樣,讓大模型擁有極大的擴展性。領先的技術性是保證用戶粘性和商業價值的基本要素。
OpenAI則認為,模型即產品,強大的模型最終會解決一切問題。由于模型的規模效應長期存在,模型性能的競爭沒有盡頭,只有維持技術長期的領先性,才能實現最大的商業回報。
03 分歧的核心,還是“錢”
其實,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出現在”錢“上。尤其當付出與回報的比例越來越小,雙方產生分歧是意料之中的事。
落到具體環節上,微軟對模型表態的變化,大致可以歸結為三個原因:
第一,投資OpenAI的性價比正在變低。
正如納德拉所說,當初投資OpenAI,是因為微軟判斷OpenAI在模型上領先其他模型兩年。微軟與OpenAI合作的目的是,將模型技術優勢轉化為自身產品優勢,推動云計算業務增長。
但現在,情況完全變了。
各家模型的差距越來越小,不僅OpenAI自己的市場份額在下降,給微軟的業務價值也越來越低。
根據微軟三季報數據,Azure業務增速只有33%,較上季度環比下降1%。雖然三季度AI收入增長12%,但傳統需求的增長卻放緩了2%。
更打擊市場情緒的是,微軟對Azure 下季度增速的指引是再環比放緩1~2%。換句話說,AI非但沒能帶動Azure的增速明顯拉升,反而在不斷放緩。
第二,隨著OpenAI野心越來越大,與微軟的競爭正在加大。
據The Information 報道,今年3月,OpenAI通過銷售其模型的訪問權限,大約產生了 10 億美元的年化收入。相比之下,今年6月,微軟Azure的OpenAI服務才剛剛達到了10億美元的年化收入。
也就是說,在API接口的銷售收入上,OpenAI已經遙遙領先于微軟。
這背后代表著一個趨勢:微軟的捆綁銷售策略正在失效,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選擇繞開微軟,直接向OpenAI購買產品。
OpenAI還在不斷擴張銷售團隊。根據最新數據,OpenAI銷售團隊規模已經達到300人,占據1600名總員工的五分之一。
此外,OpenAI還在不斷更新ChatGPT平臺,向著“超級APP”挺進。隨著業務版圖的擴張,OpenAI與微軟的矛盾激化將不可避免。
第三,微軟對模型判斷,或許也受到了亞馬遜的影響。
作為全球第一大云廠商,亞馬遜在AI領域的動作頗為低調。除了投資Anthropic外,亞馬遜在AI上很少有大動作。
但其實亞馬遜的AI戰略很清晰,就是押注“生成式AI產品化”,將產品和服務作為發展的核心,構建更易于使用、可訪問的平臺,降低用戶群體使用AI的門檻。
AWS認為,未來生成性AI將更為普遍,不僅僅是一個附加功能,而是成為計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而產品化的必要途徑是,大模型重要性會逐漸降低,不同用途的模型對用戶來說差別不大。
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是因為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在公司內部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產品開發的多模型趨勢。
事情是這樣的。起初,安迪·賈西認為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Anthropic的Claud模型,因為這是目前市場上性能最優的模型之一。
但讓安迪·賈西沒想到的是,生成式AI應用的開發過程中所使用的模型種類也非常多樣化,既有Llama模型、Mistral模型,還有我們的自研模型以及一些自定義模型。
這讓安迪·賈西得出一個判斷:永遠不會有“一統天下的工具”。而顯然,現在微軟也相信了這個判斷。
不過話說回來,表面上看,微軟與OpenAI關于模型商品化的爭論,只是一個產業趨勢的判斷。但其實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大模型與應用之間價值應該如何分配。
隨著大模型能力下沉和行業應用演進,二者必然會在不同階段爭奪更多利潤。從這個角度上說,微軟和OpenAI之間出現矛盾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23-130095.html微軟變臉OpenAI,模型價值之爭壓不住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去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達10.4萬億元
北京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關于轉發市委軍民融合辦關于組織召開5G融合應用創新大賽線下解讀會的通知
【解讀】執行2024年關稅調整方案等政策有關事宜公告的解讀
關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銀發〔2024〕2號)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解讀
天津經開區與公檢法部門聯合發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
【征集】關于組織開展“無廢園區”“無廢企業”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工信廳聯節函〔2024〕16號)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網站工作年度報表》
《北京市綠色制造單位培育管理暫行辦法》
《門頭溝區關于促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門科信文[2024]5號)
飛緣龍:微信放款蘋果id貸私人,正規蘋果id貸款口子利息
深圳套京東白條當面取現店鋪記得點贊!
幾個方法教會您 得物佳物分期出來這個額度了怎么弄出來, 這些套路和流程值得大家防范!
重慶當面套visa萬事達信用卡怎么刷出來秒收藏!
大吉大利:佛山禪城區代還信用卡放心的選擇,高效便捷服務
如登春臺:鄭州中牟縣代還信用卡取現,真實商戶積分,大家都找他操作
如登春臺:鄭州滎陽市代還信用卡最好還款服務,多年經驗誠信
龍鳳呈祥:廣州代還信用卡取現,找我就可以了,高效便捷服務
聞名遐邇:惠州墊還信用卡,最好還款服務,值得信任
訝然:武漢市套京東白條取現實體店鋪,秒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