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期刊“抱團取暖”,有方向還須有方法

《2022年全球OA期刊與APC監" />
“文章發出去,期刊買進來”。一進一出,耗費大量科研經費,這被科技期刊領域稱作“兩頭在外”。
《2022年全球OA期刊與APC監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通信作者在OA(開放獲取)期刊上APC(文章處理費)支出約人民幣43億元。有專家估計,我國每年花在發表論文和購買數據庫上的錢高達百億元。
2019年,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行動計劃)。計劃以5年為周期,設立領軍期刊、重點期刊、梯隊期刊、集群化試點等項目,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5年過去了,《中國科技期刊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卓越行動計劃為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夯實進軍世界科技強國的科技與文化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國科技期刊產業普遍存在資源分散、資源體量小等問題,目前我國科技期刊在融入與支撐科研全流程的數字化服務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難以滿足我國總體科技水平提高、科研體量迅速增長的“剛需”,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化“突圍”也任重道遠。
圖片來自《中國科技期刊產業發展報告》
集群化發展方向漸明
卓越行動計劃中,單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數據表明,我國當前有276種SCI收錄科技期刊,整體水平排名全球第六,和排名第五的瑞士(311種)水平接近,但和第4名德國(658種)差距較大。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我國科技出版領域不論總體水平還是單刊,如果保持單兵作戰模式,超越會非常困難。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總經理彭斌認為,隨著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的快速發展,科技期刊載體以及傳播方式也隨之發生很大變化。國際大型科技出版集團已從傳統的編、印、發線性化運作流程,轉變為利用現代平臺和工具的出版模式。我國科技期刊雖有與國外相當的服務項目,但服務的專業化程度不足,服務深度和效果還存在很大差異。
“因此,我國應加快推動集群化發展,依托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平臺,提高科技期刊服務的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期刊服務的專業化程度。” 彭斌說。
對此,中國激光雜志社總經理楊蕾頗有感慨。
2004年,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把4本光學期刊整合為一個聯合編輯部,楊蕾就開始了“專業學科刊群”方向的探索。
“專業學科刊群的路我們已經走了20年。”楊蕾說,“一開始同道很少,困難很多,隨著一步步往前摸索,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向這條路靠近,尤其是近5年,很多人意識到學科刊群是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
20年前,中國激光雜志社開始探索專業學科刊群道路時,國內幾乎沒有可以借鑒的對象,楊蕾帶領團隊學習和研究美國光學會、英國皇家物理學會的發展路徑。期間雖然走過彎路,但也積累了不少經驗。近年來,楊蕾發現很多同行有集群化發展的意向,但并不清楚具體該怎么做。
“20年來,我們得到多方面支持,尤其是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的大力幫助。”楊蕾說,“因此有責任、也有義務告訴大家,走集群化這條路哪些方面必須做到,哪些問題需要關注,哪些地方可以先‘跳過去’。”
楊蕾認為,以前條件不具備,建刊群需要花極大精力,現在其實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走得更快。當然,扎根學科,進行集群化建設,集約化運營,還必須大家達成一致,共同來做這件事。
學科刊群建設共識 “出爐”
在學科刊群建設方面,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因此楊蕾希望共享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積累的經驗,大家一起做好學科刊群建設方面 事情。
多方溝通并得到中國科協支持后,楊蕾等人制訂了“專業學科刊群建設的共識”初稿,中科傳媒等另外4家試點單位進行認真討論,又邀請10多位出版領域專家對初稿進行打分,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專業學科刊群建設的共識》(以下簡稱《共識》)。
去年年底,在中國科協支持下,中國光學學會出版工委會、《中國激光》雜志社有限公司、《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等共同推出《共識》。
《共識》認為,集群化模式是做大做強中國科技期刊現實且成熟的路徑之一。在綜合性集群化模式之外,以專業學科為牽引的刊群能植根學科一線,更能滿足專家學者等用戶的個性化和垂直深度需求,更易得到各學科的擁躉,便于在各學科刊群中推廣和復制。
“《共識》聚焦專業學科期刊集群建設,從學科刊群的內涵、運營、團隊、數據庫等四個方面總結行業指導意見,梳理實際工作的要點和難點,并給出可參照的系統性方案。”楊蕾說。
因此,《共識》涉及按照學科覆蓋面進行分類,有刊群收錄期刊數量、學科類別占比方面的定量要求;也有遵守出版倫理規范,劃分旗艦刊、代表刊、新創刊等構成可持續發展金字塔模型的定性要求。此外,《共識》還對學科服務、贏利模式,專業化分工與團隊支撐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并從數據范圍、標準與質量,數據要素,數據安全,大數據挖掘及AI賦能等維度,指出學科刊群數據庫建設的重要意義。
合力做好學科刊群
“本質上,期刊也是一種產品,能用做產品的思維進行模塊化管理,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楊蕾說。
科技期刊“小、散”不是根本,“弱”才是核心。當前,我國科技期刊出版領域還存在一本期刊,兩三個人完成從約稿到出版的流程“作坊式”編輯部,與之相比,精細分工、模塊化管理的專業學科刊群,就像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可以在把握學科前沿、建立品牌、吸引優秀人才、打造先進平臺、提升優質服務上下功夫。
“現在越來越多高學歷者加入期刊編輯隊伍,但實際工作中并未充分發揮其專業能力,更多的精力用于文字編校、潤色,這是大材小用了。”楊蕾說。
目前,中國激光雜志社有11種期刊,60多人的團隊進行了細致的分工,前期科學編輯負責稿件處理,包括初審,送外審,和編委主編溝通,策劃選題、推送宣傳,策劃和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等,編校潤色的事情由出版部的專業文字編輯負責。
“科學編輯就要拜訪實驗室,和科學家交朋友、討論、約稿,甚至到國外去‘搶’稿子。”楊蕾補充說,“10年來,我們堅持走進中國光學實驗室的工作方式,每個編輯都會走訪高校、研究所,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是和科學家‘雙向奔赴,相互成就’。”
楊蕾同時強調,出版領域已經到了“AI時代”,如果各家自己建個小網站、小數據庫,且底層數據不能互通,那即使花了錢也做不好期刊的“增值服務”。
當前,我國的集群化刊群基本上都建了自己的平臺,并依托數據庫平臺進行數據分析、提供周邊產品、增值服務,對作者、讀者、刊物及整個出版產業鏈提供服務。數據表明,我國期刊2021年經營總收入為73.69億元,刊均總收入157.66萬元,其中項目活動收入8.24億元,占11.18%,其他收入占45.59%。《中國科技期刊產業發展報告(2022)》在引用上述數據時指出,科技期刊通過拓展相關增值服務,能夠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因此下一步中國科技期刊產業要夯實數字產業基礎,補齊新興業態短板;聚焦多元知識服務,建好數字技術平臺;提升傳播運營能力,拓展資本合作渠道。
卓越行動計劃(二期)即將開啟,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七家聯合實施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提檔升級方案”,以更大力度助推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讓更多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脫穎而出。
本文鏈接:http://www.albanygandhi.com/news-3-76.html國產期刊“抱團取暖”,有方向還須有方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描寫夜景唯美句子
臘八節古詩
思念愛人的詩句
形容美女詩句
委托書的寫法
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
公司授權委托書
當幸福來敲門臺詞
醫院護理工作計劃
股東授權的委托書
蛇年:白條套1000需要多少費用(精簡操作的5個步驟流程)
知行合一:支付寶螞蟻花唄怎么提現出來(試試這四個方法)
秉燭達旦:花唄額度怎么提現出來,推薦7個最新方法
鄭州線下套京東白條加油額度這么簡單2024年必看!
喜從天降:上海嘉定區代還信用卡取現,專業公司可靠,值得信任
大額必看秒到操作: 羊小咩享花卡怎么提出來 新方法你必須要知道提現步驟
大吉大利:廣州海珠代還信用卡墊還,放心的選擇,大家都找他操作
通知:支付寶花唄怎么免費提現,淘寶花唄操作的5個簡單步驟?秒到
印度格列衛代購售價約600~800元(120粒裝)!國內可靠渠道:印度格列衛代購渠道市場售價只需要600元一盒一瓶!
馬到成功:上海崇明區墊還信用卡,自己套出來現金(教你5個操作方法)